抗静电剂的功能在于降低聚合物制品的表面电阻,消除静电积累可能导致的静电危害。
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抗静电剂可以分为内加型和涂敷型两种类型。内加型抗静电剂是以添加或共混的方式配合到塑料配方中,成型后从制品的内部迁移到表面或形成导电网络,进而达到降低表面电阻泄放电荷的目的。涂敷型抗静电剂是以涂布或浸润的方式附着在塑料制品的表面,藉此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形成能够泄放电荷的电解质层。
从化学物质的组成来看,传统的抗静电剂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表面活性剂类化合物,包括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烷1基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醇胺、烷醇酰胺和多元醇脂肪酸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然而,近年来出现的“高分子长效性抗静电剂”打破了这种常规,它们一般系亲水性的嵌段共聚物,以共混合金的方式与基础树脂配合,供应压敏胶抗静电剂,通过形成导电通道传导电荷。与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相比,这种高分子长效性抗静电剂不会因迁移、挥发和萃取而损失,因而抗静电性持久稳定,并受环境湿度的影响。
山东聚力生产的抗静电剂,产品符合RoHS标准并获得认证。公司拥有32年的研发团队经验,11台先进的生产设备,并根据客户产品特点不断优化升级配方。帮助近千家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问题。防静电解决方案热线:18563096658
[责任编辑]:聚力防静电
版权所有:www.bzjulihg.com/
下一篇:静电利与弊的利用和防止静电的危害上一篇:外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此文关键字:抗静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