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工高分子材料时,通常需要添加稳定剂,颜料,增塑剂,润滑剂,分散剂或阻燃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与抗静电剂的相互作用也对抗静电效果有很大影响。
阴离子稳定剂与阳离子抗静电剂形成复合物,从而降低各自的效果。润滑剂通常快速迁移到聚合物表面,抑制抗静电剂的转移。
如果润滑剂的分子层涂覆在抗静电剂的分子层上,则抗静电剂的表面浓度降低,这显着影响抗静电效果;有时,由于润滑剂的影响,也促进了抗静电剂向表面的转移。
增塑剂增加了大分子链之间的距离,使分子运动更容易,增加了聚合物的孔隙率,并促进了抗静电剂对产品表面的抗静电作用。一些增塑剂降低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还提高了抗静电剂的效力。
无机添加剂如分散剂,稳定剂和颜料通常具有强吸附能力,使得抗静电剂难以迁移到表面,抵消抗静电剂的扩散和迁移,并且抗静电效果将恶化。
大多数无机添加剂是具有大表面积的细颗粒并且易于吸附抗静电剂,使得它们不能有效地发挥抗静电效果。颜料颗粒很容易在抗静电剂周围富集,影响它们的向外扩散。例如,当以相同的抗静电剂浓度将二氧化钛加入ABS中时,抗静电效果降低。不同无机填料的吸附不同,抗静电效果也不同。
另外,高聚物组分中的弹性体也降低了抗静电剂的效果。例如,在聚丙烯和橡胶的复合材料中,已发现抗静电剂在橡胶组分周围富集,使其难以迁移到表面。
三是加工的影响
聚合物产物的加工方法将最终影响产品中聚合物链的规则性,结晶度,晶体形态和顺序。
如果在熔融状态下模塑后高聚物在低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室温下冷却,则抗静电剂几乎不会扩散到制品表面,因此抗静电效果不足。